7月22日,富民县第二支“小小啄木鸟”志愿队在款庄中心小学开启活动,标志着富民县汉字规范推广工作向镇街延伸。富民县科协、县教体局、款庄镇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,款庄中心小学部分师生、北京师范大学“云影行”团队成员共14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。
启动仪式前,北京师范大学“云影行”团队为100名款庄中心小学师生开展了专业培训,系统讲解汉字规范知识与科学纠错方法,学校最终挑选出20名小志愿者成为“小小啄木鸟”。
启动仪式上,款庄镇镇长宣读了《富民县款庄镇“小小啄木鸟”志愿者名单》,县科协、县教体局、款庄镇相关领导为志愿者颁发工作帽和记录册。
县科协主席陈婕以“科学观测”为核心展开授课,回顾了永定小学首支志愿队的实践历程——从5月方案印发、6月启动仪式到6月27日的实战演练,通过“楼”“玫”“鸡”等典型错字案例,解析了形旁混淆、形近字误用、笔形失误等错误类型的语言学原理,强调纠错工作对维护信息传播准确性的重要意义,鼓励小志愿者以“实证、系统、发展”三大科学原则开展实践。
仪式结束后,20名“小小啄木鸟”在老师的带领下立即前往马街社区开展首次实战。“啄木鸟”们深入商场、超市、沿街商铺,对招牌、广告、碑刻等汉字使用场景进行细致排查,共发现各类文字问题15个。
其中,形旁混淆类1个,如店铺招牌上“馄饨”写成“混沌”;多笔少画类4个,如铺面出租广告“系”写成“糸”等;同音字形近字混淆类6个,如超市手写广告牌“蝶泉”写成“碟泉”和“洋芋”写成“洋玉”、店铺招牌“卤”写成“囱”、碑刻“已”写成“己”等,另有4处因年久失修出现掉字或掉偏旁。
针对不同文字问题采取分级处理方式:手写广告错别字由商家现场整改;大型店铺招牌及碑刻错误则由款庄镇牵头,向商户发出整改通知,推动系统性规范。
此外,小志愿者们化身“文化探秘者”,挖掘款庄地名由来、乡贤轶事、碑文石刻中的历史脉络,让汉字纠错与地方文化传承深度融合。
此次活动由县科协、县教体局、款庄镇在款庄中心小学联合推动,得到北师大“云影行”团队的智力支持,形成“科普平台搭建—专业培训赋能—实地资源保障—安全护航兜底”的全链条保障体系。
20名小志愿者将以“提出问题—分析问题—解决问题”的科学方法,持续开展街头纠错与文化探寻,带动家庭、商户共同参与,让规范用字意识融入社区肌理,让“啄木鸟精神”成为款庄文明建设的鲜活诠释。(富民县科协供稿)
主办: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:云南省科普资源信息中心
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26号,联系人(办公室):0871-63639710
ICP备案号:滇ICP备05008566号 滇公网安备:53010202001151号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
今日头条号
抖音号